吃咸了的一周
上周去东京出差, 然后去大阪玩了三天, 注意到了一些关东关西之间微妙的区别. 比如相比东京来说, 大阪的食物, 很咸. 也可能是年纪大了本身对咸味就更敏感一些?
前两次去东京, 在好几个所谓富士见的地方都没能看到富士山. 一直挺残念的. 结果这次终于看见了, 也就那样吧. 在山下可能能感受到山的伟岸, 但是空中看就没那种感觉了.
起了个大早, 加上出行, 多少还是有点儿累的. 本来想着早点儿睡了, 结果接到航司打来电话, 说我跟人行李拿错了. 回头一看, 我去, 还真是. 一模一样的箱子, 但是是另个名字. 赶紧跟另一边儿的老哥联系, 约定了个中间地点, 也就是横滨去把行李换回来. 也算是个奇妙的感受了.
跟这儿开了两天会, 附近喝了两天酒. 起码在食堂吃的时候味道还很正常, 还是印象中清淡的日餐.
去大阪一开始打算乘夜行巴士, 结果想想还是太累了. 干脆还是直接飞过去吧. 掐着点儿到机场, 结果找了半天没看到值机的柜台. 原来是都自助了. 挺新奇, 挺好玩.
因为在东京几天都喝挂了. 只能把衣服拿到大阪洗了. 本来飞伊丹就是觉得离市区近, 结果还是折腾好久才到酒店. 虽然结果来说, 刚好赶上开始办入住了. 出门找吃的的时候在附近一家街边的食堂. 简单的炸猪排盖饭, 然后就被齁到了. 怎么能这么咸...虾片是吃完饭逛超市时候遇到的. 正好在打折. 也买了些炸鸡和串. 不出意外, 咸...如果只是一家食堂咸, 还可以理解为个例. 超市的出品按说是标准化的. 也这么咸只能说明着就是大阪人的口味了.
退了房找个 coin locker 放好行李就出门了. 因为刚好公司旅游紧挨着出差后面, 就没有中间再回国. 早来一天在大阪等大部队. 因为昨晚实在被咸怕了, 中午吃了个北海道的馆子.
跟大部队约在大阪城汇合. 提早了半个小时到. 先上来捏一张. 排队人很多, 也没什么登上去的必要.
毕竟是公司旅游. 加上老板也在, 特意留了时间来访问我们的快闪店. 就在心斋桥. 几个在海外卖的比较好的品牌轮番展示.
很棒的晚霞
酒店 check-in 之后就去附近能钓鱼那个餐厅聚餐. 说实话, 不太行...味道差强人意. 食了个半饱出门溜达找夜宵. Google Maps 上看到一家评价还行的鸡白汤拉面店. 忘记拍照了. 怎么说呢, 没有好吃到能让我排队的程度. 而且, 很咸!
酒店在道顿堀. check-in 的时候没注意. 早上下楼抽烟, 发现对面一水儿的牛郎店. 风俗业真发达.
中之岛美术馆
忘记了第二天是自由活动, 紧急看周围有什么能玩的. 本身就讨厌人多, 加上酒店在游客集中区域, 只能往外走了. Google Maps 上看到的中之岛照片有点儿意思. 很多怪东西. 想着也去看看.
中之岛出来先奔梅田. 吃个烧鸟. 结果和预想的一样. 咸! 甚至点的茶泡烤饭团都咸. 茶泡饭哎, 要清淡来着, 怎么也这么咸...
最后天上午的行程是京都. 但是跟团嘛, 想也知道是怎么个意思. 打卡点挨个兜一圈. 唯一眼前一亮的就是看到个艺妓打扮的姑娘. 还有俩白皮一直跟着拍. 正想着这些个白皮猪素质真差, 小姐姐转头了. 哎不是, 怎么也是个老外? 合着跟这儿变装体验呢么.
因为还要赶下午的航班回国, 京都真就是纯打卡. 中饭也没得吃, 就给大巴扔到机场了. 排队办完值机就进去找吃的. 不想排队所以就吃了个人最少的. 你别说, 人少真是有原因的. 软塌塌的一次性碗, 有限的几种选择, 出餐是快, 餐的质量也确实一言难尽. 算是勉强把咖喱乌冬吃完吧. 明明几个工作人员都是南亚长相, 按说咖喱应该做不坏吧. 结果香味有限, 盐反正是给足了...
我就奇了怪了. 按这种口味吃, 大阪人不得各个高血压? 还是因为这鬼地方来的游客全是重口味, 为了迎合傻老外们给调的咸口? 都说大阪在日本的城市里算是个异类, 说不定跟口味太重有关? 东京人看着老有点儿端着的感觉, 大阪人看着就很松弛, 叼着烟站在路边禁止抽烟的牌子下面卖力的为自家开到29点的店吆喝. 这种近乎亢奋的状态, 让我对日本人有了新的刻板印象. 要是哪天看到平时安静做事的日本同事突然打了像鸡血, 我大概不会觉得他生活发生了什么变故, 而是丫中午吃咸了 (